English  |  中科院化学所  |  中国科学院
 首 页  人员 研究方向 研究成果 科研设备 招生招聘 图片展 联系方式 链接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文锐 > 新闻动态
祝贺郎双雁同学关于金属锂表面SEI演化及LiNO3调控机制的研究工作被Nano Energy接收发表!
时间:2020-05-14 浏览:
  

祝贺郎双雁同学关于金属锂表面SEI演化及LiNO3调控机制的研究工作被Nano Energy接收发表!

锂金属由其高容量,低氧化还原电位等优势备受关注。固体电解质相界面膜(SEI)的形成使界面问题复杂化。自然形成的SEI形态、成分不均, 影响界面处Li+传输和分布,造成Li+通量不均及局部电流密度过大,进而导致不均匀锂沉积。1990年代初,Aurbach等人通过原位原子力显微镜(AFM)实现了液态环境中锂金属界面可视化,获得了对SEI和锂表面形态的初期认识。近年来,尽管多种先进表征技术的发展使领域对SEI的认识逐渐清晰,更多关键问题仍然需要被进一步阐明,包括SEI组分、形貌及其动态演变,关键特征,以及与电解质成分定量关系等。目前,原位AFM已广泛应用于多种锂离子电池电极/电解质界面膜表征,相应地,仍需对锂金属电池SEI进行深入系统研究。

通过原位AFM,研究实现了锂/电解质界面的形貌演变,包括SEI在开路电压(OCP)时的初期形成,以及后续锂沉积/溶解后的动态变化。研究表明,SEI结构及形貌演变对电解质成分存在较大依赖性。1.0 wtLiNO3电解质体系中,SEI为由疏松纳米颗粒(NPs)修饰的无定形薄膜,该种松散不均的结构致使锂枝晶形核。循环过程中,枝晶增长对SEI施压,研究发现了枝晶顶端SEI的延展及起皱现象;将LiNO3增加至5.0 wt%,SEI的形成过程自NPs逐渐膨胀转变至聚集团簇再分布模式,最终呈现为致密均匀的薄膜-NPs双层结构,从而确保了界面稳定性,提升循环中的电化学性能。通过逐步提升LiNO3含量(1.0-7.5wt)SEI纳米级形态特征及演变模式均发生相应改变,表现了SEI-电解质组分密切相关性。本研究使用原位AFM,揭示了电解质定量调控的SEI纳米级形貌、理化性质和动态演变,实现锂金属负极SEI的界面可视化,也可供相关电池及电解质体系借鉴参考。该成果近期发表在《Nano Energy上。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211285520305449

Tunable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solid electrolyte interphase at lithium metal anode

Nano Energy, 2020, 75, 104967.




1. LiNO3调控锂表面SEI演化示意图(左)及相应界面形貌图(右)。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分子纳米结构与纳米技术重点实验室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街2号  邮编: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