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English  |  中科院化学所  |  中国科学院
 首 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更新 > 新闻动态
化学所“公众科学日”活动之纳米奇遇
时间:2023-05-16 浏览:
  
 

听那欢声笑语弥漫,处处是传播知识的海洋,看那人山人海接连,遍地是向往科学的热情。513日上午,以“遇见科学、预见未来,化学创造美好生活”为主题的化学所“公众科学日”活动隆重举办。本次活动吸引了周边数千名家长和学生前来参观,近距离感受化学科学的魅力。

作为本次活动的承办方之一,纳米实验室号召全室师生布展,带领公众揭示纳米科学研究的奥秘,展现神奇的纳米科技之魅力。本次活动在5号楼大厅举行,共分为8个展台,主要包含白春礼院士早期研制仪器展示、纳米科技起源、光电分解水产氢、显微镜和超分辨显微镜、便携式家用储能电池、水果电池、富勒烯及其应用,以及珠光颜料等,以小见大,由浅入深,全面展示了纳米实验室的主要研究领域,全方位覆盖了“科学、技术、工程”。特别是以最“接地气”的实验,以最直白的讲述,引导公众热爱科学、崇尚科学,起到了良好的科普教育作用。

本次活动,我们主要采用展板展示、动画讲解、仪器展示、实验演示、动手操作等形式,吸引了众多学生和家长。在白老师研制仪器展区,人们都驻足观看,认真了解纳米科技的起源,同时对科学家们通过一代又一代的努力创造了美好的今天而感到无比赞叹。富勒烯展台前早已被围的水泄不通,现场的志愿者耐心讲解富勒烯的起源、组成、功效,学生们被这种神奇分子的奇妙结构深深吸引,家长们对富勒烯的广泛应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珠光颜料”的展台是五颜六色的,那是小朋友们用纳米颜料绘制出的彩色梦想。“灯光一照,水就冒泡”,这是光电转换分解水展区的生动体现,志愿者们详细讲解了太阳光如何将水分解成氢气,对新能源的未来发展做了展望。“一沙一世界”,没想到看似微小的头发丝、蔬菜叶,在显微镜下也能展现出如此丰富多彩的世界,这不,显微镜展台前早已排起了长队,目的是看看那些肉眼看不见的奇妙世界。穿过队伍,来到了储能电池展台,这是实验室自主研发并投入使用的产品,生动体现了“从实验室走向社会、从书本走向市场”的产学研相结合的科研发展路线。最吸引小朋友的还是奇妙的水果电池,“什么?水果怎么能当电池?”带着这些疑惑,小朋友们在志愿者的精心讲解下亲自操作,连上柠檬,再来个香蕉,最后串个苹果,接在一起,小灯泡真的亮了!原来科学并不遥远,或许就在你我身边。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离不开所里的大力支持,更离不开实验室每一位师生的无私奉献。特别是志愿者同志们,几乎全程都在展示讲解,尽力让领域外的人们有所了解,让低年级学生有所启发,让小朋友们有了兴趣,让纳米风采弘扬光大。

遇见科学,预见未来,弘扬纳米精神,传播纳米风采,让纳米科技更好的造福人类!


 

 

 

 






(撰稿人:王冲)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分子纳米结构与纳米技术重点实验室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街2号  邮编:100190